访谈回放

【文字实录】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保护农业知识产权 激励农业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6日 14:28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中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系列访谈,我们很高兴请到了三位嘉宾,分别是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石燕泉,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程金根。你们好。

嘉宾: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次专项行动将农业作为重点领域,将种子作为重点产品,将保护植物品种权作为重点内容,所以首先我们想请问一下农业部是如何围绕这些重点部署和安排工作的?

张玉香:农业部是高度重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动,去年11月5日国务院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们的韩长赋部长对这项行动进行了部署,要求部内各有关司局通力合作,把专项行动的重点产品我们主要放在种子,农药,还有化肥等等农资上,把重点区域放在粮食主产省和集散地,这样通过强化举措加大力度,通过这个专项行动来为2011年的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高有利保障,非常重视。我们实际在去年的11月中旬,我部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强化水稻、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重点打击套牌侵犯品种权的行为。随后全国28个省(区、市)农业部门按照我部要求制定了相应方案。期间,几位副部长多次出席相关会议,组织发动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各级农业部门加强源头治理、规范生产经营,加大市场监督、严打侵权假冒,广泛宣传造势、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将专项行动推向纵深。今年2月以来,我部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对春耕期间的专项行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联合公安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8部门召开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结合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打击假种子、假化肥和假农药的力度。

具体工作我们在这么几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强化源头治理。组织全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种子经营许可证进行了全面清查,共注销了947个企业的种子经营许可证,并责令2027个不合格企业整改;开展了种子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督,重点督查未经品种权人许可、发放授权品种生产许可证的情况,撤销、收回种子生产许可证470余个;对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抽取种子样品3.8万份,发现了假冒侵权企业450余家,约谈警诫了其中的300多家企业,吊销了19家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证,近期启动立案执法程序50余起。

二是召开种子执法现场会。专项行动期间,我部还分别在湖北黄冈、甘肃武威、湖南长沙举办了全国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执法现场会,公开灭活专项行动以来收缴的一大批侵犯假冒伪劣种子共计100余吨,销毁侵权包装物,价值近200万元,现场处罚一批违法企业。

三是集中力量查处侵犯品种权案件。据不完全统计,专项行动期间,我部共查处了侵犯品种权案件117起,涉案种子达200万公斤,案值3000余万元。

主持人:那刚才你也提到了成效不错,能不能具体说说这个成效?

张玉香:现在具体成效呢我们是这样,我们各级农业部门,举一些数据来说明,各级农业部门出动执法人员56.7万人次,检查农资企业36.3万家次,整顿农资市场8.9万个次,立案7106起,捣毁窝点266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08起,查获假劣种子、化肥、农药1610.8万公斤,货值2亿元,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7亿元;查处了侵犯品种权案件117起,涉案种子达200万公斤,案值3000余万元。这些工作主要涉及我们种子是个重点了,各地普遍反映,这次专项行动既打雷、又下雨,震动大,有效遏制了农资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确保了春耕生产农资的安全,为今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主持人:这一组数字说明我们的效果很好,很显著,我们也想问一下今年农业部在农资打假方面的措施有哪些?我们的成效如何?

张玉香:今年我们农资打假应该说我们目前看成效不错的,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抓打假的重点,一是严格农资产品市场准入。严格依法审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农资的坚决予以取缔。二是狠抓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机、水产苗种等重点农资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生产、销售和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农资质量。三是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对于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案件加大依法打击力度。对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的行为要严罚严管,重罚重判,绝不放松,决不手软。四是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着力构建农资监管长效机制,让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今年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3.47万人次,检查农资企业54.7万家次,整顿农资市场13.4万个次,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4380件,查获假劣农资22818吨,假劣农机具13427台件,捣毁制售假窝点63个,查处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45起,货值859.98万元,其中63名犯罪分子已被移送司法机关,6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共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2亿元。可以说,随着农资打假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资市场得到了净化,农资质量也持续好转,农药、饲料和兽药的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86.2%、93.9%和91.5%,比上年分别提高3.6、3和4.1个百分点。据中消协统计,2010年消费者对假劣农资投诉数量比2009年下降了17.5%。

主持人:假种子直接威胁到农民的生计,甚至威胁到我们国家食品的安全,政府部门在监管种子方面是如何去做的?

张玉香:这个问题很重要,广大农民也非常关心,如果是农民用了假种子的话可能会减产,颗粒无收,不仅仅农民带来损失,也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了,种子问题,我们部里一直高度重视,长抓不懈,我们采取的措施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加强源头治理,规范生产经营,源头刚才我们也讲了一些。第二,加大市场监督,严打假冒伪劣。第三,加强教育引导,提升企业诚信度。第四,广泛宣传培训,提高农民识假辨假的能力,随着我们工作的监管严打的深入,我们同步跟进宣传培训,通过各个媒体的宣传,各个方面工作的宣传应该说广大农民群众对这方面的识假辨假的意识在不断地增强。这两年我们部里为了增强对种子监管力度还重点开始了这么几个工作:一个,强化品种管理,建立市场销售水稻,玉米、品种的DNA的指纹数据库,加强对假冒伪劣种子的甄别能力,清退不再适宜种植的品种。二,加强对无证生产,侵权生产,以及抢购问题的巡查。三,强化检打联动了,对种子经营后产品的抽样检测,冬季开展对种子生产企业加工产品的检测,发现的违法违规企业坚决打击。四,加强许可证的监管,生产档案和经营档案的监督检查,各个环节我们都是环环相扣的,整体效果不错。

主持人:看来种子监管在我们农业部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们想问问,假劣的农药给农民以及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政府部门在这方面如何加强监管的?

程金根:农药这个问题这些年来引起了广大的消费者和我们老百姓的关注,应该说农药也是一个重大的投入品,它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做了更大的贡献,因为农业生产面临一个病虫害的问题,但是假劣农药的危害是很广泛的,也是全面的,可能影响很大,第一个假劣农药,第一个它取不到防虫的效果,所以对产量的减少,对产量的减产影响比较大,而且农药里面有些品种,除草剂属于农药,它也是要害,对作物的生长影响比较大,农药再大的危害主要就是对粮食的减产。第二,农药目前来说,应该对消费者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假劣农药可能对我们的农产品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比较大,我们有一些准用的农药,但是很多厂家为了增加防虫的效果,在里面添加一些违禁的成分,来提高防虫的效果,效果是提高了,对农产品安全造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第三个,假劣农药的危害,因为农民朋友们可能不知道假劣农药它的成分,所以农民在使用的时候按照常规农药使用,农民使用农药的时候,对他本人也会造成身体上的影响和隐患。第四,假劣农药的危害,对我们的环境,对我们的水,对我们的土壤还会造成一些危害,我想假的农药危害还是很多。这些年来我们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农药的管理,主要还是针对农药不同的环节,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环节主要是从农药的生产,从农药的审批,生产经营和使用,这四个环节进行管理的,审批环节我们出了一些规范,农业管理条例有很多规范,主要是加大审批的一些门槛,一些严格审批的要求,在农药生产环节主要是加强发证以后对企业的管理,对企业的监管和巡查。第五个,对农药的经营,可能都是一些小的门市部或者小村,主要是加强农药分类经营,对一些高端的农药,对于一些限用的农药可能我们在入门的门槛上,在登记的要求很多地方会更加严格一点,还有农药的使用,什么时候用什么药,而且用多少力量我们主要是根据很多农村积极推广的队伍,还有科技下乡从这个方面来指导农民用好农药,农药近些年来比较重视的一些大的安排,前不久我们农业部会同工商,还有质监的部门,围绕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质量安全的角度出发,农业部又分了这些部门,又加大了限用农药管理的力度,我们目前全国禁用农药的品种达到33种,限用农药达到17种,我们主要增加这个种类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这是第一个比较大的。

第二个,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在推动农药管理条例的修订,新的修订主要大的思想,从严管理农药,它对农民是需要的,但是用多了对我们消费者安全是有影响的,我们以后再经营,在处罚上会更加严格,像经营上我们会推动定点经营,还有实名购药,我们通过这些措施主要加强农药的管理,主要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问,比如说我们的农民真的买到了假劣的农资,采取怎样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程金根:农民朋友们在购买农资或者农药的时候,农民朋友一定要有一个维权的意识,客观来说假劣农资黑窝点的还是存在的,面已经很小了,一定要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种子法》和《农药管理条例》方面要求进行维权意识,农民朋友做好这个维权,要有几个方面。第一,跟你的销售商可能要直接的进行沟通,看能不能协商进行解决,我想可能是简便一点的方法。第二,要通过这些政府部门,像农业部门,工商部门,质监部门,我们多个部门进行协商,在部门的参与下来进行协调解决。第三,农民朋友们有假劣农资,可以通过仲裁机构,很多协会。第四,农民朋友们如果买到假劣农资走司法的程序,应该可以到法院进行起诉,我们俗话说的打官司,这个里面,不管是采用哪种方法,前面也给农民朋友提到了,要有维权意识,如果做到维权意识,可能购买农资的时候,你原来的单局,合同方面的东西要给他保留着,可能农民朋友不在乎这些东西,这些证据要保留着,还有你在用的农资的包装,袋子方面的东西,你都是一个保全证据,需要维权的时候可能都需要这些东西,当然其他的你还可以跟地方的部门,尤其是农业部门了,一些专家进行沟通,对一些种子进行鉴定,这都是法定程序里面必须的,这个我们各级农业部门给予必要的协助。

主持人:我们看到现在随着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侵权行为明显的减少了,目前一些种子不敢再门市上销售,但是他们会以订单或者在网上发布信息这种方式,直接卖给农民,我们想问一下我们的监管部门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石燕泉:我们农业部开展了执法年,还有专项行动,还有包括我们现在农资打架这些方面的活动,从总体上来说的话,假种子现象坑农的现象大大减少,但是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不法分子他们就走街串巷,而不是在正规的地方销售种子,如果正规部门销售的种子,农民他可以拿到发票,那么他维权是比较好办,所以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所以这个问题我们下一步主要是采取下面的措施。第一,做好宣传工作,让老百姓让农民朋友们不要去相信那些走街串巷的那些人,那些假种子去购买这些种子,要到正规的一些门市部门,正规的超市上买正规的种子,这样农民他上当受骗的机率可能就会降低,来教育农民要到正规的场合去购买种子。第二,我们还是要保持打击销售假冒种子,假冒伪劣种子的高压的态势,我们不是因为这个专项行动结束了或者告一段落了我们就放松,我们主管部门,我们监管部门我们一定要采取这种高压态势,让不法分子他们有一种恐惧感,就是你在销售假种子肯定要受到惩罚。第三,要提高我们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这个措施我们农业部这几年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我们在地方实行的综合执法,这样把执法队伍建立起来,加强对执法队伍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执法的能力,而且是教育农民的这种能力,所以这样让他们这方面发挥作用,所以让大家从综合治理方面让这个不法分子不敢去走街串巷去销售这些假冒种子,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了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第一点特别重要,刚才石司长也说了,农民朋友的意识,大家尽量不要去买在走街串巷买,到正规部门去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有一种说法,这种具有品种权的种子的价格比较高,侵权的种子的价格比较低,社会流传一种说法,只要农民受益,只要质量不出问题,对侵权种子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请问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石燕泉:农民购买种植了以后产量提高,但是价格方面比一般没有保护的品种是要高一些,但是客观来看这个问题,因为通过品种权保护,我们保护的是育种权人创新的积极性,一项成果出来,一个品种出来,因为他人财物方面巨大的投入,另外周期也非常长,所以他育种单位,包括育种者他花那么多钱和精力,那么多时间,育出来一个品种最后得不到保护,跟其他品种一样,这样他就没有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要保护创新的积极性。但是我们说如果是不保护这个品种,挫伤积极性以后,我们没有好的品种持续的交给农民去种植使用,所以对整个国家是不利的,我们想目前来说的话,我们怎么样采取一些措施,让受保护的品种他的价格不能太高,这怎么做,就我们想一个方面,我们要贯彻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关于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的意见,按照那个文件的规定,我们要给他们有一些优惠的政策,包括像我们品种权申请,我们就采取了一些优惠的政策,对育种者申请品种权的话,测试方面我们费用要下降,减免,这样让育种企业成本它就降低,那么降低以后他给农民的种子相对的价格就比较低一点,所以让农民能够接受,能够比较容易接受保护的品种,所以这是第一个措施。第二,我们要会同相关的一些部门,提高我们政府对种子的粮种补贴的标准,而且要把补贴的方式进一步怎么样来做好这个工作,因为我们尤其品种在补贴的时候,我们怎么样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通过补贴以后,他能够去买保护的高质量品种。第三,我们要联合物价部门,我们对抬高种子价格的行为进行打击,不能你受保护了这个品种,把价格抬高,农民接受起来很困难,农民他种粮的积极性下降,对我们国家整个粮食安全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跟物价部门要紧密的结合,配合他们,一起来做好这个种植价格的监管工作,这方面我们要采取这些方面的措施。

主持人:还有人反映说,有些农资问题,有些是种子的案件不能得到公正有效的处理,作为上级的农业的主管部门,我们是如何去监督基层部门去进行这种执法行为的呢?

程金根:农民朋友提了一个农资执法问题,这些年来,科技农业部门非常重视农业的执法问题,应该说这些年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可能因为这种原因,那种原因,可能某些案子没有得到很好的查处,想对于农民朋友来说,第一个,首先讲到的投诉举报,因为我们的农业系统开通了一个举报的电话12316,案子没有查好的可以举报,对于我们政府来说,我们也有些具体的措施。第一,大要案的查处上做一些工作,及时的对公安部门移交比较有利。第二,我们要对下级部门的检查和督导,提高案件查处的比例。第三,农业部门加强社会的监督,广开社会监督的渠道,这样提高我们执法的水平,有些案子也能够得到有些查处,总体一句话,还是想加大这些重大案件打击的力度,查处的力度,威慑的这些违法犯罪分子,我们每年对于我们农业部来说,我们每年都会公布一批大案要案,我们今年上半年农业系统查处的15起大案要案,种子案件5件。

主持人:现在我们也知道发展现在农业种业基础,是育种创新,保护植物品种权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这个专项行动结束之后,我们农业部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种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石燕泉: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近期国务院非常重视种业科技创新,就包括我们现代种业发展这方面的问题,国务院刚才我提到已经发了8号文件,加强推进现代农产品种业发展的意见,那么在这个意见里头,提出种业科技方面四个创新,第一,着力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主要是要建立一种公益性的科研机构,我们说是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主体来从事公益性的育种科研创新。那么对商业性的这种科研创新我们说是以企业为主体来进行科研的创新,那么我们说当然这个是相对而言的,我们说最终还是要把这个科研单位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势,把他们联合组织起来,这样解决我们现在目前种业科技上头的科研单位跟企业脱节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方面就是我们在体制机制上要进行创新。

第二,我们要推进种业,科研组织的创新,那么现在主要就是要建立以产业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一体化科技创新的这种模式,这样能够解决眼下的,我们科研跟企业这种有点分离的这方面问题。推动整个的大联合,大协作,所以这是第二个方面,组织模式上头我们要进行创新。

第三,对种业科研评价体系的创建,现在我们的种业科研评价体系里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科研单位以成果,以论文作为一个评价的方式,因为现在科研单位他们都是要提职称,那么职称的导向,就是评价的标准是以论文成果,作为主要的评价的标准,对种业种子它的质量,或者它的覆盖面,当然也是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它不是主要的,所以我们想要把评价的指标体系要进行完善,另外一个要把科研教学单位跟企业结合的利益分配的机制要进行创新,要通过一种形势,能够把科研单位他们育出来的品种,怎么样通过一种利益的分配机制到这个企业上头去,通过销售,产业化以后反馈给科研单位。

第四,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创新。因为现在人才培养的模式里头,现在我们主要侧重在科研单位培养,培养研究生,主要是以论文,以他的科研能力,包括基础研究这方面的能力来进行培养。那么对于具体的育种的能力这种培养,就相对来说就比较弱,我们也想把这方面怎么共同来进行,特别是从事育种方面的一些硕士生,博士生进行来培养。让这些研究生有动手能力,掌握真正地育种的能力,掌握生产一些需求的信息,还要掌握我们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的一些知识,因为现在好多博士生出来以后,对我们知识产权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缺少,特别是对品种权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缺少,怎样让他培育出来的品种,可以得到很好的产权保护,他将来在学校,或者在研究所里培养的研究生要掌握这方面的话,怎么样把自己的品种权保护好。保护品种权,要从综合方面去考虑,而不是仅仅为了理论上头,或者是在某一个育种单一方面的培养,这些方面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在国务院的文件里头提到的,我们说四个创新里头主要的一些内容。

主持人:好的,今天非常感谢三位给我们带来了农业部参与这次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我们这一期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
   

 

主办: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承办:中国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