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回放

专访中粮酒业监管部主管陈晖、中粮酒业监管部工作人员宁忠良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9日 20:25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国网络电视台为您独家制作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成果展系列访谈节目,那么今天我们也是要探讨一下酒类行业中存在的造假现象,以及如何让消费者鉴别这些假酒。好,那么首先来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两位嘉宾,他们分别是,一位是中粮酒业监管部工作人员宁忠良,宁先生您好。

【宁忠良】:您好。

【主持人】:第二位是中粮酒业监管部主管陈晖,您好。

【陈晖】:你好。

                                                                访谈现场

【主持人】:我们知道陈晖先生在酒业打假很多年了,您觉得酒业存在造假现象是什么?

【陈晖】:主要是经济利益驱动,部分人员通过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获得了很多利益。

【主持人】:这个链条当中受益最大的群体是什么群体?

【陈晖】:当然是制造假冒伪劣的生产者和销售者。

【主持人】:从葡萄酒行业来看的话,哪一种品牌制假、贩假特别多。

【陈晖】: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葡萄酒的制假是存在于全行业的个别现象,而不是局限于某家企业或某个产品,而相对而言,越是知名的大品牌被仿冒制假的可能性越大。

【主持人】:您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这个链条的逻辑顺序。

【陈晖】:干这个工作确实有一段时间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去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有这样一个案例,针对这个行业,这个市场来说,可以提供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在2010年5月份,我们经过三个月市场的摸排,主要是市场上的名烟名酒店和夫妻店,确定了侵权产品的明细单,经过一段时间摸排之后请示了一下河北省工商局,当天工商局同时出动执法人员300多人,分成若干小组,在这么大城市同一时间行动,针对200余家名烟名酒店进行突击检查,由于是同时行动,效果是不错的,避免了这些不法商家他们相互之间通风报信,通过我们的工作,在我们的去年的打假工作中也算是比较突出的案例。

【主持人】:我相信打假过程中有积累很多数据,这个假酒平均比例是多少?

【陈晖】:侵权和假冒酒毕竟是行业极少数,对于全行业来说还远够不上比例。

【主持人】:陈先生,您刚才分析了造假的现象和原因,宁先生您是从一线来的监管人员,您分析一下造假现象有哪些手段?哪种手段很猖獗?

【宁忠良】:就是仿冒,造假者为了误导消费者,会直接仿冒,比如用正牌产品的商标,造假者有的会直接使用品牌的英文文字,和中文文字,还有在商标文字以及图形上做文章误导的。

【主持人】:就像在市场上买过一瓶农夫山泉,买回来是农天山泉,老百姓很难分辨的。去年央视报道了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很多的葡萄酒是用香料和葡萄精勾兑成的,一下价值上升几百元至几千元,那么化学勾兑的葡萄汁成本有多大?

【宁忠良】:成本相当大,像假酒的话说白了就是水、葡萄精的勾兑,但是真正的葡萄酒要一系列的环节,二者的成本要相差十倍到几十倍之间。

【主持人】:勾兑的酒和原产生产的酒有什么不一样?

【宁忠良】:勾兑的酒有很深的酒精味,没有葡萄香。

【主持人】:颜色上有什么区别?

                                                                访谈现场

【陈晖】:一般来说不法商家勾兑的葡萄酒颜色相对比较浅,但是非专业人员很难分辨,从口感上,它的口感,因为它是调出来的,它是针对真酒仿出来的口感,完全是香料的味道和酒精的味道。

【主持人】:但是消费者去购买的时候不能去品尝,只能看外观,很多消费者无法辨别,他买回来实际上是勾兑的酒,还有一种造假形式,他很多制假贩假的人,他把名酒瓶子收回来,再加上成本很低的葡萄酒、劣酒,这种到底比例有多大?在市场上。

【陈晖】:首先看到主持人做了很多工作,您说的现象在市场上确实存在,但是这种主要存在于白酒行业,葡萄酒很少。

【主持人】:现在红酒市场上,是不是有包装的提供商或者相关的人员?有没有这个行业的?比如他就印刷正规厂家的商标?

【陈晖】:我们中粮通过各个生产环节都会严格把关的,包括您指的提供的印刷、包装这块,我们都是指定的生产厂家,指定的工艺,从印刷角度来讲,商标的颜色你要拿不出原文件,你很难造出和原文件一模一样的颜色,所以仿造的包装和商标的话,肯定会比较粗糙,线条不那么明细,但是需要消费者仔细观察这一块。另外包装箱这一块,由于他是造假,需要尽量降低成本来谋取利润,你像酒的外包装箱,我们为了运输储存,我们都是会使用五层厚的瓦楞纸,在市场上侵权的酒,往往使用三层的瓦楞纸,这个酒拿出来就不成形状了。

【主持人】:还有渠道商,这个渠道商有零售商和大型批发商,从您现在打假来看,哪个环节问题更大?

【陈晖】:主要是不正规的小店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正规商超、专卖是肯定没有问题的。现在造假这块,开句玩笑也是订单式生产,为了逃避打击,也是订单式生产,终端底层销售的人,小店会去销售商那儿拿货,销售商根据自己拿的货到一些不法厂家订购,是这样。

【主持人】:您现在能不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您在监管过程当中,突然发现一瓶酒是假酒,这个监管的顺序是什么?

【宁忠良】:我们首先鉴别这个酒是假冒的还是仿冒的,如果是仿冒我们会到当地工商部门去投诉处理,如果是假冒,我们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

【主持人】:如果二位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的话,在市场上,陈先生、宁先生在平时生活中购买到假酒,怎么办?

【宁忠良】:首先向工商和质监部门直接投诉,由工商部门直接处理,另外也可以向我们公司进行举报,我们会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处理。

【主持人】:但是这个时间和空间会不会拖得很长?

【陈晖】:现在咱们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法规正在得到不断完善当中,我补充一下我说的,如果消费者第一时间拿到不信的商品,完全可以拨打12315,工商局非常重视,先把这个事情记录在案的过程,一般工商局的执法人员都很专业,如果针对某个品牌的产品,他对厂家进行联系,最后送回厂家检验都没有问题。

【主持人】:从厂家和消费者两个方面鉴别假酒,应该采用什么样手段?您先分析一下咱们作为企业来讲的话,应该在打击假冒伪劣方面,职责是什么?

【陈晖】:我们企业就是制造出合格的产品奉献给消费者,这是毋庸置疑的,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我们要严格执行这个标准和流程,另外从中粮角度来说它是全产业链,全程监控,我们小到葡萄的采摘、种植,到红酒储存的温度、湿度这些细节,我们要高于国家标准执行的,然后我们维护好自己品牌应有的市场地位,那就针对不法企业和销售人员,配合公安、质监进行严厉的打击,这是我们工厂应该做的事情。

【主持人】:我们喊打假打了这么多年,假酒屡禁不止,可见中间利润多大,企业监管力度跟政府二者之间怎么做一个权衡?大概二者在监管的工作上应该各自分担什么样的角色?

                                                                访谈现场

【陈晖】:由于现在执法的,整个执法的条件还是在于国家的行政部门、执法机关,真正到我们行业侵权酒、假冒酒,那处理的就有工商部门、质监部门,企业主要是利用我们的专业技能积极配合,这些国家行政执法部门,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给他提供一切具体条件。工商部门,因为他负责的品种太多了,针对这个红酒,外观他可能没有问题,如果针对红酒的质量,比如酒精度,葡萄汁,全汁葡萄酒的含糖度,我们可以进行检验,第一时间内配合国家质监、工商部门配合他们。

【主持人】:企业对于监管方面有没有创新?

【陈晖】:这个是市场上每个有一定占有率的企业都会做的,具体到我们集团,每年都在逐步投入,加大防伪工作,具体防伪工作,就是我们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在酒瓶、酒箱上有我们一定防伪工作。

【主持人】:中间还有一个环节是渠道商,您觉得渠道商应该做一些什么?

【陈晖】:渠道商,首先你做生意,你要赚钱,最重要你要把消费者,你把他的饮食、安全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从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你一定从正规的大型厂家进货,这是第一位。然后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你进货时除了财务上往来的话,还要有国家相关票据,比如08年推出的随附单制度,非法的肯定没有随附单,工商检查你会受到损失。总而言之,你要到正规渠道拿到正规票据,你买着才会踏实。

【主持人】:陈先生能不能从消费者的角度,告诉我们怎么样鉴别假酒?

【宁忠良】:鉴别假冒伪劣产品首先要和我们产品进行比对,了解我们产品特征,像我们长城葡萄酒,他在酒标上有几个显著的特征,在我们酒标下方会使用中粮酒业出品有限公司的字样,会使用中粮出品的图形,这些都是我们企业显著特征,而一些假冒产品,他们要么没有这种东西,要么就是用各种仿冒的手段,或者用我们的图标,加一些图形欺骗消费者,所以对于消费者要买到放心的产品,一个是要了解我们的产品要素,二要从正规渠道买,比如品牌商超。

【主持人】:您能举一些案例吗?比如说在街上碰到一瓶酒,比如说不是中粮酒业,是别的品牌的。

【陈晖】:我来说,假如说你要买一瓶干红葡萄酒,现在最显著特点,在酒比较大商标前面,底下会有中粮酒业有限公司出品,这一个是非常重要的,翻过来后面小标上,由于我们中粮集团,关于长城干红葡萄酒,在国内有三到四个不同的产区,背标上会非常明显地标注。另外,长城这两个字作为红酒里面来使用,在咱们国家里面是驰名商标,受国家工商局商标系统保护,驰名商标包括几个要素,有正规的商标图案,长城文字,还有英文,这个驰名商标包括这几个要素,刚才我也谈到了,买酒过程当中,你要观察这瓶酒,首先商标是不是印得比较精致,圆润、圆滑也好,有些侵权品牌为了降低成本,印刷非常粗糙的,消费者稍微留心一下,很容易区分开来。像您买矿泉水,您要真是买康师傅,你再看成康帅傅,肯定不对。

【宁忠良】:而且好多他们是手工贴标,会对不齐,我们全是机器贴标,流水线生产。

【主持人】:刚才告诉了消费者鉴别假酒的手段,怎么样选择购买的地点?比如说我们楼下只有便利店,它假酒占的比例比较大一些,能不能有些地方推荐一下?

【陈晖】:从我个人经验来者,消费者自己想喝一瓶红酒,当然心情比较好的时候,本身它代表浪漫,对身体有益,你要到大型超市购买,如果路远不方便,非要到附近的小店里去买,要找一些连锁店,像7—11店购买,像烟民抽烟也是一样,像他们的产品有保障。

【主持人】:我们街边经常看到烟酒茶专卖行,你觉得靠谱吗?

【陈晖】:我个人感觉还是到正规的店购买。

【主持人】:您二位也是从事一线工作这么多年了,您觉得这么多年实践走下来,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有哪些完善方面吗?

【陈晖】:您说的有点大,我们国家正在处在转型阶段,国家法律法规也在不断转型当中,从我具体从业几年的时间来看,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越来越严格,实际的打假行动也越来越高效有力度。总体应该说,打假行动越来越有成效,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的购买。如果说有什么建议,那么建议在授权制度上可以更严格些。

【主持人】: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

【陈晖】:授权制度针对是生产厂家和商标持有人的,我授权你进行生产,这个存在很大漏洞,为什么?现在有些不法商贩到香港注册一些和知名企业相类似的商标,拿回来当驰名商标使用,比如我们中粮酒业有限公司,他会中粮括弧,把字号放下,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就像您看矿泉水一样,这也是中粮酒业的,实际上不一样,这个授权制度国家允许不允许,确实是有有一些在外面注册了之后到外面拿来使用。

【主持人】:是授权好还是不授权好?授权的话影响力会更大嘛。

【陈晖】:比如说我们还想再开一家酒厂的话,您品牌做这么大,第一要做自身保护,看有没有企业跟你实力相匹配,他的生产基地、原材料基地是不是和你相匹配。如果我不以推广我品牌为目的,我只是以赚取利益为目的,这一块是值得。

【主持人】:就是授权的同时,要考察被授权的单位,是吧。

【陈晖】:主要是说授权制度这一块。

【主持人】:在消费者维权这方面,您觉得有哪些做得不够完善?现在的法律法规对制假贩假的惩罚措施也不够严厉,您觉得呢?

【陈晖】:给我感觉,制假贩假人员犯罪成本比较低,有两点,由于他采用了不合格的材料,他卖的就是水和酒精勾兑的,这个生产成本非常低,他的销售价格和真酒的销售价格一样,或者更高,牟取了不法的高额利润,这是一个。另外一个违法成本相对低,为什么?个人泛泛而谈,中国制售假酒,经常被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起诉这一块,相对来说我个人感觉执行判决的年限比较短,这个虽然在去年我听说提高了年限,但是进去两年出来还能接着干。

【宁忠良】:但是这种情况还在不断完善。

【陈晖】:对,不断完善当中,我个人谈这两点。

【主持人】:您刚才讲被抓了之后出来继续造假,这个在我们监管当中有出现过吗?

【陈晖】:有。

【主持人】:当时是什么情况,您介绍一下。

【陈晖】:因为当时他做这个行业,因为他只熟悉这个行业,跟主持人一样,他如果再做别的,转行很困难,所以做生不如做熟,所以回来换一个地方。

【主持人】:制假贩假上出现回笼的现象。

【宁忠良】:如果第二次被抓处罚力度会加大,判刑时间会加大。    
       【主持人】:那我们知道从双打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多成效,现在在法律打击力度上有哪些着力点?您分析一下。

【陈晖】:咱们国家从2010年10月开始,国家各个职能部门开始了双打行动,第一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第二个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这个行动,可以说是雷厉风行,现在国家对这块非常重视。如果涉案案值达到一定的话,肯定该移交的移交,工商是行政执法部门,公安是刑事执法部门,达到一定案值,公安就要介入了,公安就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移交检察院这些手段。

                                                                访谈现场

【主持人】:好,由于时间的关系,刚才通过陈先生和宁先生一番介绍,相信大家对酒类市场上的造假现象,以及它的原因有全新的认识,同时二位也是介绍了很多消费者怎么去鉴别假酒的手段,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非常感谢两位来到我们演播室,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这期节目就是这样,下期再会。

主办: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承办:中国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