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维权难在哪

2011年07月07日 10:24 来源:新浪新闻

  年年“3·15”,年年味不同,今年“3·15”又将来临。往年每到这个时候,人们关注的多是消费打假,通过展示制假售假给消费者带来的惨痛伤害来激发社会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痛恨,警示人们在消费时要谨慎小心,有了消费纠纷要及时投诉等。今年,本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在3·15来临之际,结合当前农村消费领域出现的新情况,通过农村消费环境分析、案例点评、消费指导、释疑解惑等形式,给广大读者奉献一份科学消费、维权的丰富大餐。

  从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可以看出,农村执法力量还是很薄弱的,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由于监督渠道不畅,致使当前农村消费环境不良,假冒伪劣泛滥,加之农村消费者受消费观念滞后、消费素质偏低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害的情况严重,下一步还应加大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监督。

  正规生产、经营部门,除了卖出产品以外,还应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如在自己销售的种子包装上注明发芽温度、湿度、下种时间等,包装上说明不了的,可提供“明白纸”等加以说明。

  农民迫切需要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而要形成这个放心消费环境,除了执法部门加强在农村执法力度外,还应加强宣传,让农村消费者人人有自我保护意识,让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没有市场。城里人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态度是如同见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遇到伪劣产品问题也能主动投诉举报,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眼下农村要求整顿、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农村消费者来说,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睁大眼睛识别真假,一旦发现有欺诈行为,也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农民迫切需要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

  经营者责任意识差

  农村商店经营者大多数是农民出身,他们对商品知识、法律知识的了解都很有限,普遍存在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整体素质偏差的现象。有的经营者诚信意识差,法律观念淡薄,进货大多只追求便宜,只要能获取高额利润,不管商品是否出自正规厂家,也不管质量好差,盲目进货,对进货渠道把关不严。

  农村消费者都会遇到商家不给开发票的问题,即便是在有名有姓的小商店里买东西,想索要凭证都很难,还有商家以各种借口拒绝给消费者开发票,或以现在手里没发票,过几天再来开为借口将消费者打发走。较真的消费者几天后再来开,商家又说发票还没来;更有甚者,一些商家以想要发票必须替商家纳税为借口,抬高商品价格,而使不少人放弃了索要发票。虽然有关规定明确地写着“购物满10元以上,商家要主动给消费者开具发票”,在农村消费真正能给消费者提供发票的却寥寥无几。

  农村消费维权力量弱

  相对于城市,农村的消费维权力量比较薄弱,是消费维权工作的盲区和监管的软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在农村网络不健全。很多农村消费者反映,他们在集市上买东西,投诉起来很不方便。在农村由于接诉人员少,素质也较低,已经不适应农民消费投诉范围日益扩大的需要,甚至有些村、乡的消协组织是“有庙无和尚,有和尚不念经”,农民一旦出了投诉问题就要跑县奔市,花了路费误了时间,使农民感觉很划不来。

  二、农村市场监管乏力,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各相关职能部门往往受人力、交通设施、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对消费维权力不从心。即使机构比较健全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个工商所要管几个乡镇,而执法人员就十多个人甚至更少,以如此薄弱的人力去监管分布在近百甚至数百平方公里的各个村组的销售网络,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有力监管。更何况基层工商所不仅监管商品质量,还要履行工商部门的其他职能,使得在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方面有一定难度。

  三、没有编制、机构不健全。各地消费者协会依托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所)做了大量维护当地农村消费者权益的工作,但省以下消费者协会没有编制、人员、机构,县以下消协分会机构不够健全,普遍为三个牌子,一套人马(公平交易、消保、消费者协会),合署办公。客观上使得消协机构建设、消协工作很难得到领导重视。大多数县级消协组织基本上都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对农村维权工作的指导、协调无从谈起,工作难以深入开展,从根本上成为制约影响消费者协会特别是农村基层消协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普遍缺乏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正确认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目前,各地维权网络的建设在乡镇一级依托了地方政府,而在地县一级仍然是由工商主导消协和维权工作,主动向所在地县委县政府汇报协调不够,一直得不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使得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不能自上而下地得到贯彻落实,工商部门对消协工作独立运作,工作缺乏连续性。

  五、基层消协队伍不能适应当前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需要。多年来,各市级以下消协工作人员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方面的培训,完全靠自己摸索、自学掌握相关业务和法律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科学、规范的学习和培训,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强,影响对政策的理解、法律的适用,投诉的调解处理。

  农村消费维权为啥难

  农村消费维权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农村消费者产品质量意识较为薄弱相对城区而言,农村的消费水平还是较低,部分农民产品质量意识差,价格高低往往是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第一条件。正是这种购物图便宜的心理,为不法商贩在农村市场推销质次价低的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崇信名牌、贪小便宜这是不少农村消费者上当受骗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他们受骗后无处索赔的原因之一。不少人为了满足虚荣心,明知是假货却购买,造成人为的假冒伪劣产品泛滥。而伪劣产品的生产商、经销商正是瞄准了农民的这种心理特点,把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推向农村。

  盲目相信广告,屡屡上当受骗眼下门缝小报转移阵地,下乡到了农村,农民往往缺乏辨别真假的意识,对小报上宣传的内容信以为真,便按广告上说的去购买、使用,结果却上当受骗。据全国消协统计,全国各级消协共收到因盲信广告而上当受骗的案件突出表现在药品、保健品、医疗等方面。主要问题有:随意夸大功效,以虚假承诺做诱饵,使用绝对化用语、伪科学表述,利用科技“概念”进行商业炒作,假借患者、专家、医疗机构名义作证明,不具备资质也敢作广告。

  防范假冒伪劣的意识亟待提高大多数农村消费者消费的目的还是以实用为主,对商品的安全性能、卫生指标等考虑得不多。由于广大农村消费者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加之造假者的造假技术日益先进,产品仿真度高,消费者对所购商品质量的优劣、真假往往无法分辨,很多农村消费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在农村,从日常生活到医疗保健再到生产消费,不规范的消费引起的纠纷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较起真来,要么不再购物,要么就是天天去投诉。老百姓有句话“虱子多了不咬人”,既然在农村假冒伪劣商品随处可见,他们惟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尽量选购不会对自己造成重大伤害的商品。

  农资消费纠纷越来越难调解

  近几年来,农资案件的投诉量在受理投诉总量中的比例逐年攀升,且涉赔数额愈来愈大,调解执行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当前,农资方面的投诉又出现了新动向,渐由以前的化肥、农药依次向农用车辆和粮食、蔬菜种子集中。

  无论媒体如何宣传,农村消费者从自身的消费水平出发,还是认廉价商品。农民购物还有从众心理,听说谁家买的某产品好,大家便一哄而上全去买这个产品,因为买得多,不少人便认为要不要发票无所谓,到时候不怕商家不认账。从各级消协接受的投诉情况来看,这类无凭证投诉较多,而且明明知道是在某经销商处买的,但经营者不承认,又没有有效证据,处理起来也很棘手,有时还会因无法给消费者讨回公道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农村消费市场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缺乏明码标价。按照法律规定,在商场里卖商品都要明码标价,但很少看到卖种子有明码标价的,不少种子销售部门看到有消费者购买时,都是随时给他们提供价格。农民也有知情权,为什么其他商品可明码标价,种子就不可以呢?

  农资市场经营管理混乱,是农民上当受骗屡见不鲜的一个重要原因。农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生活和生存,一次消费误差,即会造成年度性损失,甚至会使农民致贫。许多农民购买农资,往往是倾了全部的家底,甚至是借贷筹集,一但购入假冒伪劣商品,带给他们的伤害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更有身心方面的,因购劣质农资而导致一个家庭致贫的现象经常可以见到。

  但在购买农资方面,农村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普遍较差。从各级消协接诉的情况来看,有的农村消费者报案太晚,人证、物证失去时效性后,给调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处理起来也比较麻烦,还有的投诉者本人不到现场投诉或让人捎带着投诉,既不严肃也不认真,失去了投诉的真正意义。

  投诉成本高

  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颁布实施多年,但在农村大多数农民对《消法》仍缺乏了解,不知道《消法》对他们有什么保障,意识不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有的即使意识到了,也不懂得如何维权。许多消费者明知自己购买的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却因商品金额小、嫌麻烦、怕耽误农时、担心投诉无门、获赔无望而不愿去投诉,往往抱着息事宁人、自认倒霉的消极态度。同时农村消费者保护消费证据的意识普遍不强,在购买商品时很少索要发票等消费凭证,导致维权举证时有理难辩。此外,交通不便、花不起钱、商品检测、鉴定费用过高,也使农村消费者对消费维权望而却步。

  消费、维权、咨询

  3月14日到16日,16家国家级权威检

  测实验机构将参加今年3·15现场咨询

  3月7日,省消费者协会召开2006中国(山东)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大会暨名优商品(服务)博览会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3·15期间的活动内容。

  2006年中国3·15纪念大会暨名优商品博览会将于3月14日上午9:30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时间为3月14日至16日。到时,中消协将专门组织中国检疫检验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16家权威检测实验机构,现场开展有关食品、家电、家装、建材、绿色食品、珠宝玉石、日用化工、农业机械等商品的咨询服务。我省工商、质监、卫生、物价等行政执法部门将分别设立申诉服务台,现场受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解答消费者咨询。另外,电信投诉站、农机投诉站、种子投诉站等也将在现场设立投诉咨询服务台,现场受理消费者投诉,解答消费者咨询。

主办: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承办:中国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