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爱夸海口 诸多陷阱应提防

2011年07月05日 19:38 来源:信息时报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加息预期依然存在,“钱”往何处去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命题。楼市在严厉的政策调控下暂时偃旗息鼓,股票、基金市场变幻莫测,银行理财产品以水涨船高的收益率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不少理财产品屡现被“秒杀”的盛况。

  “幸福加倍,金钱满柜”、“轻松交费,长期收益,稳健增值,高额保障”,这些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总是被包装得美丽无比,诱惑着人们前去选择。然而,自以为理财产品风险低收益高的投资者并不知道,从自己购买产品的那一刻起,背后可能暗藏着华丽的陷阱。理财产品扎堆发行,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参与,并以一双慧眼辨识投资陷阱?

  陷阱1

  大放卫星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夸海口

  案例:“本人于2007年12月21日在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该产品期限两年,从2008年1月11日起到2010年1月11日止,产品现已到期,收益亏损4.51%。”近日,一则状告银行理财产品违规的诉讼颇为吸引市场眼球。三年前高女士投资20万元购买了这一款理财产品,去年初到期后产品亏损,造成高女士本金损失,“该产品存在夸大收益等违规行为,此前打出的宣传语为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6%,上不封顶,低风险”,而该产品为投资于蓝筹股的产品,风险可想而知。高女士已将该银行告上法庭。

  点评: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8013款,平均到期年收益率约为2.83%,到期收益率跑赢CPI的只有131款,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未达标占比达71.88%。

  应对之策: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一定要弄清产品的风险类型。保证收益型产品风险相对较小,而且一般都能实现其承诺的收益率;而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风险较高,除了不保证投资者一定能获得预期收益率外,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投资者的本金甚至有可能发生损失。

  陷阱2

  插圈弄套

  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涉嫌欺诈

  案例:袁小姐2007年看到东亚银行在某报纸刊登的“利财通1”广告,广告内容是紧跟“港股直通车”,事实上“港股直通车”根本未获批准。出于对外资银行理财能力的信任,在银行没有出示合同的重要部分、能体现高风险非保本的“条款与章则”之前,袁小姐就购买了1万美元,在运作了3年后只剩4800多美元。去找东亚银行交涉时,才发现其委托理财合同只有一份原件,包括委托单、适合度评估表、条款与章则全部保管在银行那里,存在严重不平等的重大合同漏洞。

  让袁小姐气愤的是,东亚银行在编造了客户的评估表还不符合银监会的强制性要求后,又一次涂改并伪造了新的评估记录,将风险“中”改为“高”,投资期限“1~3年”改为“3年以上”。

  点评:对于银行来说,挂钩股票的理财产品从来就是高风险,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非但没有提示风险,还口头承诺保本,造成投资者被误导。但与以往单纯的运作不良使客户巨亏案件不同,随意篡改客户的资料,提高风险等级,这种做法银行方面确实是理亏。

  应对之策:专业人士在面对一份理财说明时都需要时间来研析,更不用说大多数受众为非专业投资者,面对带有银行信用的理财产品不能默认其安全性很高,对于复杂的专业术语要问清楚,要增强风险意识,选择有资格的机构购买理财产品,看清相关合同条款。

  陷阱3

  渔翁得利

  银行“吃”掉超额收益

  案例:杨女士投资15万元购买了某银行一款人民币94天黄金挂钩产品,是一款到期收益与伦敦现货黄金挂钩的机构性理财产品,起始金额5万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期限3个月。杨女士被告知,若标的物价格到期后高过期初价达125美元,就能获得最高8%的年化收益,反之,只能获得0.1%的较低收益。

  杨女士之后请教业内人士才知道,这原来是一款数字或障碍型衍生工具,障碍是价差125美元,超过得到8%,低于则相当于零收益。按“无套利”原理公平定价,最高收益或许应是10%、12%甚至15%,而不是8%,投资者根本不清楚理财产品中隐含有多少入场费。

  点评:很多银行都发行过类似产品,其特点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产品,注明最高收益,在产品说明上明确标出“超额收益部分归银行所有”,但并没有对产生负收益的情况作出说明。这种障碍型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奇异”产品,发售者一般可从中获得高额费用。投资者与银行要的结果不同,而不能双赢的话,就存在对赌。

  应对之策:目前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5793款,占比超过60%,因此,投资者应格外注意。对这种“没收”投资者超额收益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尽量不要购买。此外,在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之前,投资者也应该仔细阅读相应的产品说明,判断是否有这样的霸王条款。

  陷阱4

  竹篮打水一场空

  黄金T+D被银行强行平仓

  案例:去年以来,国际金价大幅飙涨,国内投资者热情高涨。各家银行纷纷推出黄金T+D业务。然而去年因上交所黄金延期品种价格剧烈波动,某日国际金价从开盘的271.90元涨至289.32元,致使有银行交易系统对保证金不足的客户自动平仓。这一“强平”事件,令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银行方面将事件归咎于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快速上涨”,该行做法引起投资者不满。

  点评:不承认自身系统的漏洞,反而怪罪于客户,充分显示出客户在金融交易中处于弱势。而国际金价屡创新高,投资者对黄金投资情有独钟,依然在寻找各种机会规避通胀风险。

  应对之策:市场对黄金的需求有两种极端,一是为了资产保值的保险需求,要求风险完全可控,收益率不必太高;另外一种是风险不可控、大量利用杠杆操作获得高收益率的投机需求。投资者应明确属于哪种需求的投资群体,仔细分析买入理由。众专家认为,普通个人投资者不要参与黄金期货、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任何投资。

  陷阱5

  张冠李戴

  银行理财产品“变”保险

  案例:去年4月,李先生60岁的老母亲带着积蓄去某大型国有银行存钱,当时,销售人员建议买一款期限3年的理财产品,只要将钱存满3年,就会得到高额分红。一年后,该工作人员打电话来提醒续保,老母亲才了解到自己购买了3份新华人寿的红双喜新C款两全保险(分红型),如果不续保,就扣除30%的退保费。李先生认为,当时购买时,理财经理没有跟他讲清楚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之间的区别,让他误以为这款保险产品就是理财产品的一种。

  点评:去年11月,银监会下发了银保新规,要求银行撤走保险公司驻点销售人员,同时销售时要声明产品为保险产品。误导销售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偶有发生。

  应对之策:投资者要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如果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认购产品的名称为××银行第×期人民币(外币)理财产品,还会有理财产品的编号;如果是银保产品会在认购书中有保险公司的名称、保险产品的名称。

主办: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承办:中国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