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水产品营养丰富还须细挑

2011年06月17日 14:57 来源:中国市场秩序网

  时值辞旧迎新之际,人们忙于购置年货,水产品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鱼类。作为年年有余的预兆与吉祥物,春节吃年夜饭时,家家都要有一道鱼,取年年有余之意,大大增添了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

  但是,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水产品行业接连爆出食品安全事件,从孔雀石绿事件到多宝鱼风波,让消费者在选购水产品时心存疑虑,现在的多宝鱼还能吃吗?如何才能买到安全、放心的水产品呢?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选购水产品 新鲜最重要

  在谈到水产品选购时,上海市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表示,注重新鲜度是水产品选购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水产品极易腐败变质,而且腐败后营养价值丧失、风味发生改变,有时食用了还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因此,消费者一方面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常识,同时不可贪图便宜购买并食用那些已经变质的水产品。一般说来,那些色泽鲜亮、肉质弹性好、体型完好、无异味的水产品较为让人放心。

  在购买鱼类时要看体表、鱼鳞、鱼鳃、鱼眼、鱼肉的新鲜程度。一般鲜鱼眼饱满、角膜光亮透明、无下陷。揭开腮盖观察腮丝色泽及黏液粘稠程度,并闻其气味,鲜鱼腮盖紧合,鳃丝鲜红或紫红色,清晰,黏液透明,无异味。然后检查鳞片的色泽与完整状况及附着是否牢固,同时用手测定体表黏液的粘稠度,再闻其气味,一般鲜鱼体表鲜明清亮,表面黏液不粘手,鱼鳞完整或稍有掉鳞,紧贴鱼体不易剥落。然后用手指按压确定肌肉坚实度和弹性,一般多坚实有弹性,光亮,光滑不粘手。活鱼冰冻后眼睛清亮,角膜透明,眼球略微隆起,鳍展平张开,鳞片上覆有冻结的透明黏液层,皮肤天然色泽明显。死后冰冻的鱼,鱼鳍紧贴鱼体,眼睛不突出。

  正规市场的多宝鱼放心吃

  记者从农业部刚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多宝鱼药残事件发生后,农业部和产销两地政府部门、协会、企业、经销商共同努力,堵疏结合,一方面严格控制多宝鱼药残问题,确保上市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摸索出一套“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新模式。农业部的新闻发言人薛亮说:“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协会、企业以及经销商联手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可以确保上市产品的质量安全。”目前,合格的多宝鱼正重返市场,再次回到市民餐桌,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北京市食品办专家提醒说,“消费者在选购新鲜水产品时,要在有正规保鲜或冷冻保鲜条件的超市、商户处购买,注意查看商家的《卫生许可证》、《产地证明》和《产品质量证明》,并注意索要销售凭证。”

  孔雀石绿巧识别

  作为染料生产销售的孔雀石绿,没有使用上的严格区分和监督管理,很容易流入养殖领域。一般来说,渔民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等,或是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一些鱼贩为了防止鱼在运输中得水霉病,往往用孔雀石绿消毒,不少储放活鱼的鱼池也用这种方式消毒。一些酒店为了延长鱼的存活时间,也用孔雀石绿进行消毒。不过,如果它在鱼体中残留时间太长,就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副作用。已经被农业部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

  专家介绍说,要辨别鱼体内是否有孔雀石绿,一是看鱼的创面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创伤表面会发绿,严重的还长有青草绿色。二是看鱼鳍,正常情况下鱼鳍应该是白色的,而经孔雀石绿溶液浸泡过的鱼鳍也容易着色。另外,若是发现通体色泽发亮的鱼也该警惕。

  受污染的鱼不能吃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农药和化肥的广泛应用,众多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一些有毒物质,如汞、有机磷、硫化物、砷化物和对硝基苯等,混在土壤里、空气中,源源不断地注入鱼塘、河流或湖泊,致使鱼类受到危害。人们误食受到污染的鱼,有毒物质便会转移至人体,在人体中逐渐积累,引起疾病。

  范守霖秘书长告诉记者,鱼被污染了,一般是不能吃的,检测鱼是否已经被污染的方法有以下5种。

  1、看鱼形——污染较重的鱼,其鱼形不整齐,头大尾小,脊椎弯曲或尾脊弯曲,僵硬或头特大而身瘦、尾长又尖。这种鱼含有铬、铅等有毒有害重金属。

  2、观全身——鱼鳞部分脱落,鱼皮发黄,尾部灰青,有的肌肉呈绿色,有的鱼肚膨胀。这是铬污染或鱼塘大量使用碳酸铵化肥所致。

  3、辨鱼鳃——有的鱼表面看起来新鲜,但如果鱼鳃不光滑、形状较粗糙,呈红色或灰色,这些鱼大都是被污染的鱼。

 

  4、瞧鱼眼——有的鱼看上去体形、鱼鳃虽正常,但其眼睛浑浊失去正常光泽,有的眼球甚至明显向外突起,这也是被污染的鱼。

  5、闻鱼味——被不同毒物污染的鱼有不同的气味。煤油味是被酚类污染;大蒜味是三硝基甲苯污染;杏仁苦味是硝基苯污染;氨水味、农药味是被氨盐类、农药污染。

  水发水产品注意防甲醛

  干制水产品具有携带方便、营养丰富、耐贮藏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近期国家工商总局对15个城市的76家经销单位销售的干制水产品进行的质量监测发现,合格率仅为55.5%,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动物类干制水产品水分、盐分超标。此外,还在部分干制水产品中检测出甲醛。

  甲醛和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会导致蛋白质变性,扰乱细胞代谢,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但由于甲醛是强效防腐剂,所以一些不法商贩由于利益驱动而故意在水发水产品中加入甲醛,以延长水产品的保存期,改善外观形态,以达到追逐暴利的目的。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水发产品时,应注意观察,用甲醛浸泡后的水发产品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嗅之有淡淡的药水味,外观、色泽晶莹透明,十分漂亮,但食之较脆,并会觉得比较有“嚼头”,缺少海鲜特有的美味。

  警惕商家以假充真

  在选购水产品时,除了要注意质量安全问题,还要警惕商家以假充真。范守霖秘书长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水产品市场上所谓的三文鱼有很多都是虹鳟鱼假冒的;而同为金枪鱼,种类不同价格可相差10倍以上。名称的混乱,带来了市场经营中的一系列混乱,消费者如同进入迷魂阵,常常误把“大路货”当作“稀罕物”来买。

  例如在一些水产市场上,明明是虹鳟鱼,却标着三文鱼的字样,“虹鳟鱼就是三文鱼”的说法也屡见不鲜,让消费者一头雾水。对此情况,范守霖强调,虹鳟鱼不是三文鱼,虽然他们同属鲑科,但分归于不同的属,虹鳟鱼被列在大麻哈鱼属中,而三文鱼则属于鲑属。在体形和口味上,也有很大区别。

  范守霖介绍说,类似商品名混淆的情况在水产商品名说明中还有不少,在海鲜中商品名问题比较突出的,除了三文鱼外还有金枪鱼等。金枪鱼又叫鲔鱼,种类有20多种。其中有“大路货”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等,有高档的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便宜的冰鲜金枪鱼每500克只卖到35元上下,贵的售价高达300元。而在市场销售中,许多商家并没有标明金枪鱼种类、部位和产地。

  再如水产市场上仅蛤蜊类的品种就有几十种,如黑蛤、白蛤、红心蛤、油蛤,其中有很多都是重复命名造成的混乱,如海葡萄就是葡萄蛤;文蛤就是圆蛤、黄蛤、海蛤;黑蛤就是蛤蜊;白蛤就是马蹄蛤;腰蛤就是油蛤;哈蛤就是大文蛤等等。

主办: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承办:中国网络电视台